close

行李真的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
當時有點雜亂無章地草草準備就出發了

2009年2月8日~2010年2月7日
如果讓我再去一次
行李會怎麼帶?

 

☆行李箱還是大背包為主?


。如果你有計畫買車代步:那就無需還背個大背包累死又煩死,就帶個約2425吋的行李箱吧,大於這個尺吋我覺得就太大了太笨重了。
。如果你沒計畫買車體力又不好:雖然背背包的機動性比較好,但是如果你體力不好,那就還是行李箱吧。
。如果你體力還不錯,極怕麻煩,覺得拿著一個大箱子旅行不怎麼帥氣:那就背包吧!機動性較好,而且面對有些不易拖拉行李箱的路面,使用背包便不用耽心。


 

行李箱無論拿取、一目了然、整理東西都容易多了

。軟殼還是硬殼:軟殼通常較輕,較便宜,較有伸縮空間,但也較容易受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相對物品的保護力也沒有硬殼的好。反之則是硬殼有的特點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若要帶行李箱,建議不要選擇拉鍊式的,選擇鋁框邊的較不易遭竊或破壞,不過這當然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啦。


因為我「非買車不可」,所以如果再去一次,
我會帶一個硬殼行李箱、24~25吋。
一個裝得下睡袋和三天兩夜小旅行的背包(這個背包平日不用時置於行李箱內)
一個簡單的斜背隨身包(上班、逛街、買菜、閒晃的時候很常用,選擇斜背是因為較不易被搶)


☆睡袋帶不帶?
帶吧!小旅行可以用,有時候旅館不提供背子可以用,太冷可以用,睡車上可以用。


@衣服
本人狀況:我是個世界無敵懶人加極度沒耐心,而且不會很怕冷。


☆外套:
。有帽防風防雨外套一件。
真的覺得不需要買到一萬多塊,太太太太貴了。三四千、四五千就能買到很不錯的了!
而且在nz可以用不錯的價格買到,我用紐幣60買的。超實用。

。自己喜歡的薄外套。
可帶可不帶,省事的人其實只要一件防風防雨外套就可以走天下。
只是有時候不想一成不變。或是洗衣的時候可以交替穿一下。
或是冷的時候穿兩件穿在一起。
這個也可以在nz買,有時10元紐幣就能買到不錯的外套。

其實防風防雨外套也有出兩件式的,這樣就是兩件啦,而且功能齊全。

。厚外套、羽毛外套非常不建議帶。
因為笨重又占空間,如果很怕冷,可以轉帶很保暖的毛衣、衛生衣。
用捲的方式收納每件也才大約三個拳頭的大小。
如果還是非帶不可的話,就穿上飛機吧,只是到達那邊時若是夏天,
穿著大外套行動不便會讓我大爆怒。


☆上衣:
。短袖三件
。長袖二件,不要太厚
。發熱衣一、二件。
好的發熱衣其實可以省掉帶很多衣服,在包裝廠上班時早上出門常常是0度的氣溫,
我都一件發熱衣、一件短袖T、加一件薄外套就OK了。那時還沒買防風外套。
現在發熱衣也不貴,又輕又暖。

☆褲子:
。短褲二件(這是個人癖好,覺得短褲輕鬆舒適)
。牛仔褲一件、非牛仔長褲一件

☆貼身衣物:
。內衣,三件
。內褲,五~七。
。襪子,薄的一般的五雙,厚的半統一、二雙


☆鞋子:好走的運動鞋一雙,涼鞋一雙,當然有想去PUB玩的就再準備火辣服裝和鞋子。
我是覺得涼鞋比拖鞋好用,不過也只因為玩水的時候不會飄走,而且我害怕光腳踩在水中沙石的感覺。


☆其餘配件:太陽眼鏡、帽子、近視眼鏡兩副、折疊雨傘、眼罩、口罩*2、麻布手套2雙、洗碗手套1雙
太陽眼鏡大概是這些雜物中最貴的東西,因為抗uv,不過價格也不到1000。
運動用品店買的,還付了好幾片鏡片可替換,滑雪用的,天色灰暗用的,透明的純抗uv的…
太陽眼鏡真的太重要了!
雖說有防風防雨的外套了,但是有時候會很不想讓帽子把頭髮用亂,
另我會帶個超輕超小支的折疊雨傘。7-11以前有賣不知現在有沒有。一隻299還399忘記了。
雖然說在nz真的沒有很多人用傘,但只要你不要拿出來摭陽,擋雨絕對不會奇怪!
以下三個地方超會下雨:南島西岸、北島bay of plenty區(toupo,rotorua...)
另外在奇異果和羊毛被工廠工作時很慶幸自己有口罩,
他們會發,但是是超超超超陽春的那種,不如不載的那種。

 

☆洗衣的工具:洗衣粉我沒有帶,粉狀物是個麻煩的東西。而且台灣人又有新的不良紀錄在紐西蘭。
我覺得實用的是用樂扣樂扣最小的盒子裝肥皂,用完後收納很方便也不會漏出來。洗澡洗衣服走天下。
裝髒衣服的袋子一個,隨便的塑膠袋就可以了~

 

☆晒衣工具:那時帶了一條繩子和幾個夾子,也是聽前輩說的所以帶一下。
一年下來只用過一次。如果室外沒晾衣服的地方我大多晾在行李的拉槓、門把、床頭…等。
因為我根本懶到懶得拿出來,懶得放線收線、懶得再放回包包…這東西不太占空間,
行李最後的縫隙隨便放都可以,所以這個實不實用應該就看人。

大部份的住宿都有提供晒衣服的地方,但是因為住的人多,雜亂,衣服是會被偷的,所以如果想要晾在身邊,就自己考量需不需要帶。

 

☆其他:指甲刀、挖耳屎棒、修眉刀2把、浴帽、髮窟、
鯊魚夾、浴巾、毛巾、洗髮精、洗面乳*3、梳子、牙膏、牙刷4隻、除毛刀…
這類的雜物nz都有賣,價格還好高台灣一些些而己有些還比台灣便宜,有些東西多帶只是因為喜歡的品牌nz沒有賣。

 


☆電器用品類:相機、筆電、手機、吹風機、轉接頭、手搖式手電筒、轉接插頭
要不要帶筆電這種問題我覺得上客棧發問其實滿蠢的,
自己的習慣怎麼會問別人。
我是個沒有電腦就會死的人,又怕重又不會修電腦。
所以買了一台epc和外接硬碟,另外請懂電腦的幫我安裝重灌程式在硬碟裡。
那個外接硬碟只帶一個,現在覺得應該帶兩個,兩邊都放一樣的東西,
重要的資料和照片也兩邊都存。這樣才不會有硬碟壞了然後後悔的事發生。
那時候有帶電子字典,因為手機有查字典功能,所以電子字典從來沒有打開過。= =|||
手電筒睡混合房的時候算是滿不錯用的東西。
吹風機我真的必須從tw帶去,我沒自信在剛到nz的第一天就買到。
轉接插頭:我的話我會有幾項電器就準備幾個。
雖然有人說可以帶台灣的延長線去,但我覺得多幾個轉接插頭然後到nz再買nz的延長線會比較方便。
不然有的房間只有二個插孔,誰要讓你先插台灣的延長線,如果用nz的延長線大家一定是沒問題。

 

☆文具用品類:
。筆:紅藍黑原子筆各一、自動鉛筆、筆芯、橡皮擦、筆型立可白、特別的顏色兩隻
nz筆是有貴一點啦,但是也還好咧!文具店書店裡賣得比較貴,大賣場就買得挺平價。
。筆記本:需不需要看個人。我多用在給新朋友留言留連絡方式,這也會是個很棒nz回憶紀念品呢!
。工具書:最常用的是lp,
「開始到紐西蘭自助旅行」這一本剛去的時候還算不錯用,尤其是寫入境卡的說明,哈!
但其實資料在背包客棧上大多都有,算是帶心安的。
。一些重要資料的影印,ps除了影印別忘了多存一份在網路空間和隨身硬碟裡。
重要資料通常叫做護照、駕照、大頭照、機票…以此類推。

 

這些東西帶了,剩下的空間就帶女性用品和一些家鄉味或是一些個人喜好。
女性用品真的不用帶到一年啦,不過如果空間夠要塞也是可以。
不然就先帶個三個月份的,之後再請家人寄來。
還可以再順便寄些想吃的東西。
我個人是覺得郵資並不會貴到哪去。
5公斤我寄國際快捷差不多一千五吧。不到一星期就到了!

 


目前就只想到這樣。
不過好像也差不多了。

 

 

(補)
怎麼能忘了這項這麼重要的東西,
就是便當盒啦!
樂扣樂扣大概是前五名常用的東西。
你可以先帶一個,之後再在nz買,因為一個實在是不夠。
也可以先多帶幾個。有些東西也是可以放在樂扣樂扣裡帶來。
空間就不會只被盒子占去了。

 

夾鍊袋我也覺得是好東西。
廚房用的比較堅固的那種。
會爆漿的東西都可以用那個裝,沐浴用品之類的。
或是在nz買米和喜瑞爾…等食物有剩的時候。
這玩意兒nz也有賣。

 

 

☆關於要不要帶「鎖」之類的東西
我當時帶了二個鎖,一個是鋼線做成手掌大的鎖,一個是半張撲克牌大的一般的鎖。
因為我是懶鬼,所以我全部沒有用過。
最常用到的鎖是行李箱上的密碼鎖和有密碼釦功能行李束帶
行李束帶其實也只是比較堅硬的布,
我都是用那個穿過行李把手和背包的背帶然後釦在床頭。
其實怎麼鎖都沒用,只要遇到小人哀的程度你無法預料。
如果再去一次我還會再帶鎖嗎?雖然都沒用到。
會的,算是帶心安啦。= =
基本上我是個幸運的人,
掉了錢包和相機全都有找回來,
住bbh的單人房窗戶常忘了關,窗戶外就是人可以行走的BBQ露台。
筆電手機常常丟在公共空間然後暫離。
我並不是招搖,我只是極度地少根筋和大喇喇和暫時相信性本善。
唯一被偷過的東西是牛奶。
偷的人也沒有賺到,雖然是2L的大瓶裝還剩很多。
但是老娘是豪爽之人,喝東西很少用杯子,都是直接拿起來灌。
當時正在感冒說。
所以關於財物保全,自己的努力占50%,運氣占50%。
大概是這樣吧…

 

我當時出發時的行李連同帶上機的一共是17公斤,提供參考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莎拉魚 的頭像
    莎拉魚

    Ich bin Sara

    莎拉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